企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21点玩法研究所 是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21点游戏规则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 819-2017),公司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查清本单位的污染源、污染物指标及潜在的环境影响,制定了本公司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二、排污情况
污水站工艺采用:“污水—化粪池—机械格栅—调节池—兼氧池—MBR池—消毒池—排放”的工艺,保证改造后的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预处理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 表1的B级标准。
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起,至污水流经污水处理站的各个单元,实现达标排放后排放的全部建(构)筑物、设备、仪表、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污水首先时入格栅池,利用物理法将大颗粒悬浮物去除,进而进入调节池,达到充分平衡水质、水量,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接触氧化池,氧化池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并且去除掉废水中的部分COD。利用附着在填料上好氧菌的快速增殖降解功能,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充分降解硝化,实现污水净化,水质净化完进入MBR膜池,通过MBR的过滤作用,可实现对污水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水再进入消毒池,起到污水消毒作用,经过消毒的水方可达标排放。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 819-2017),对废水指标(BOD5、动植物油、总氰化物、石油类、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色度、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肠道致病菌)进行季度监测,COD、SS(1次/周)、粪大肠菌群(1次/月)、pH、总余氯进行日监测。
21点游戏规则 产生的废气主要由污水站产生的有组织恶臭废气:臭气浓度、氨气、硫化氢;无组织废气:氯(氯气),氨(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甲烷等按季度进行监测;三台锅炉产生的有组织废气二氧化硫、颗粒物和林格曼黑度按一年一次监测,氮氧化物在供暖期按每月一次进行监测;委托西安康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季度废气监测工作。
21点游戏规则 噪声主要来源于污水站、泵房等,如各种风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因振动、摩擦、撞击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以及电器设备在磁场交变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电动机、励磁机、变压器等。
在噪声控制方面,21点游戏规则 选用低噪声设备,主要设备均采取减振、消声措施,在汽轮机外壳装设隔音罩,做好防振基础。
三、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说明
21点游戏规则 自行监测手段采用手工监测+自动监测相结合,开展自动监测的项目是废水的流量,其他项目均采用手工监测。手工监测内容包括污水站的废水BOD5、动植物油、总氰化物、石油类、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色度、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COD、SS、粪大肠菌群、pH、总余氯、肠道致病菌;污水站四周的无组织废气氯(氯气),氨(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甲烷;污水站有组织废气臭气浓度、氨气、硫化氢;锅炉产生的有组织废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林格曼黑度;还有厂界四周的噪声委托有CMA 资质的西安康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委外检测。
1、监测方案
(一)废气无组织监测方案
1、废气无组织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表1 废气无组织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类型 |
排放源 |
监测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频次 |
监测方式 |
质控方案 |
废气无组织 |
厂界无组织废气 |
甲烷 |
厂界四周4个监测点位 |
1次/季度 |
手工监测 |
中间点校准 |
臭气浓度 |
手工监测 |
/ |
||||
氨气 |
手工监测 |
质控样 |
||||
氯气 |
手工监测 |
/ |
||||
硫化氢 |
手工监测 |
质控样 |
2、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方法
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布设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监测项目具体监测分析方法见表 2。
表2 无组织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
监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采样设备 |
样品保存 |
1 |
甲烷 |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 604-2017 |
全自动大气/颗粒物采样器KJ/GS-0040、41 恒温恒流大气颗粒物采样器KJ/GS-0096、0097 真空采样箱KJ/GS-0044、0091 空盒气压表KJ/GS-0108
|
玻璃注射器、 气袋、不超过7天 |
2 |
氨气 |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 |
2℃~5℃ 不超过7天 |
|
3 |
氯气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 30-1999 |
常温保存15天 |
|
4 |
硫化氢 |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B)《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
避光、8小时内测定 |
|
5 |
臭气浓度 |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 14675-199 |
真空采样箱XAHC997 |
避光、24小时内测定 |
3、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评价标准
表3 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评价标准
类别 |
序号 |
监测项目 |
执行标准限值 |
执行标准 |
废气 无组织排放 |
1 |
甲烷 |
1%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2 |
臭气浓度 |
10(无量纲) |
||
3 |
氨气 |
1.0mg/m3 |
||
4 |
氯气 |
0.1mg/m3 |
||
5 |
硫化氢 |
0.03mg/m3 |
(二)废气有组织监测方案
1、废气有组织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类型 |
排放源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监测方式 |
质控方案 |
废气有组织 |
污水处理站臭气排放口DA001 |
臭气浓度 |
1次/季度 |
手工监测 |
/ |
氨气 |
质控样 |
||||
硫化氢 |
质控样 |
||||
1#锅炉 |
氮氧化物 |
1次/月 (供暖期) |
手工监测 |
/ |
|
二氧化硫 |
1次/年 |
质控样 |
|||
颗粒物 |
质控样 |
||||
林格曼黑度 |
质控样 |
||||
2#锅炉 |
氮氧化物 |
1次/月 (供暖期) |
手工监测 |
/ |
|
二氧化硫 |
1次/年 |
质控样 |
|||
颗粒物 |
质控样 |
||||
林格曼黑度 |
质控样 |
||||
3#锅炉 |
氮氧化物 |
1次/月 (供暖期) |
手工监测 |
/ |
|
二氧化硫 |
1次/年 |
质控样 |
|||
颗粒物 |
质控样 |
||||
林格曼黑度 |
质控样 |
2、废气有组织排放监测方法
有组织排放监测点位布设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4 有组织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
监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采样设备 |
样品保存 |
1 |
臭气浓度 |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 14675-199 |
真空采样箱XAHC997 |
避光、24小时内测定 |
2 |
氨气 |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 |
恒温恒流大气颗粒物采样器KJ/GS-0096、KJ/GS-0097
大流量烟尘(气)测试仪KJ/GS-0038 |
2℃~5℃ 不超过7天 |
3 |
硫化氢 |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B)《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
避光、8小时内测定 |
|
4 |
氮氧化物 |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693-2014 |
全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
妥善保存, 避免污染 |
5 |
二氧化硫 |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57-2017 |
全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
|
6 |
颗粒物 |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836-2017 |
全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电子天平 |
|
7 |
林格曼黑度 |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T 398-2007 |
林格曼烟气浓度图 |
3、废气有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评价标准
表5 废气有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评价标准
类别 |
序号 |
监测项目 |
执行标准限值 |
执行标准 |
废气 有组织排放 |
1 |
臭气浓度 |
2000(无量纲)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 |
2 |
氨气 |
4.9 kg/h |
||
3 |
硫化氢 |
0.33 kg/h |
||
|
4 |
氮氧化物 |
200mg/m3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61/1226-2018 |
5 |
二氧化硫 |
50mg/m3 |
||
6 |
颗粒物 |
20mg/m3 |
||
7 |
林格曼黑度 |
≤1mg/m3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14 |
(三)废水监测方案
1、废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表6 废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类型 |
废水类型 |
监测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频次 |
监测方式 |
质控方案 |
废水
|
医疗废水 |
PH/总余氯 |
污水处理站排放口 |
12小时/次 |
手工 |
设备校准 |
悬浮物 |
1次/周 |
手工 |
平行样 |
|||
COD |
质控样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次/季度
|
手工
|
质控样 |
|||
动植物油 |
空白 |
|||||
氨氮 |
质控样 |
|||||
肠道致病菌 |
阳性对照 |
|||||
总氰化物 |
质控样 |
|||||
石油类 |
空白 |
|||||
挥发酚 |
质控样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质控样 |
|||||
色度 |
平行 |
|||||
总汞 |
平行样 |
|||||
总镉 |
质控样 |
|||||
总铬 |
质控样 |
|||||
六价铬 |
质控样 |
|||||
总砷 |
平行样 |
|||||
总铅 |
质控样 |
|||||
粪大肠菌群 |
1次/月 |
手工 |
阳性对照 |
2、废水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开展废水污染物监测,监测项目具体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
表7废水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
废水类型 |
监测项目 |
监测方法 |
分析设备 |
样品保存 |
1 |
医疗废水
|
PH |
《水质pH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HJ 1147-2020 |
便携式pH计 |
/ |
2 |
总余氯 |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 苯二胺滴定法》HJ 585-2010 |
便携式余氯二氧化氯测定仪 |
/ |
|
3 |
悬浮物 |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1901-1989 |
电热鼓风干燥箱 电子天平 |
4℃冷藏箱保存 |
|
4 |
COD |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828-2017 |
COD消解仪 滴定管
|
玻璃瓶,加入硫酸(6.1)至PH<2,置于4℃以下保存,时间不超过5天。 |
|
5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
生化培养箱
|
棕色玻璃瓶 0~4℃暗处运输保存 |
|
6 |
动植物油 |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8 |
红外测油仪
|
0~4℃冷藏保存 |
|
7 |
石油类 |
||||
8 |
氨氮 |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加硫酸使水样酸化至pH<2,2~5℃下可保存7 d |
|
9 |
总氰化物 |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4℃以下冷藏,并在采样后 24 h内分析样品
|
|
10 |
挥发酚 |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 光度法》HJ 503-2009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硬质玻璃瓶采集,在4℃下冷藏,24 h内进行测定
|
|
11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 HJ 347.2-2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清洁玻璃瓶,4℃冷藏保存,保存期4天 |
|
12 |
色度 |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 |
电子天平 比色管 |
玻璃瓶,贮存于暗处 |
|
13 |
总汞 |
HJ 694-2014 水质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
原子荧光光度计 |
14天 |
|
14 |
总镉 |
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 |
|
15 |
总铬 |
水质 总铬的测定 GB 7466-1987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玻璃瓶 不超过24小时保存 |
|
16 |
六价铬 |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1987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玻璃瓶 不超过24小时保存 |
|
17 |
总砷 |
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 |
|
18 |
总铅 |
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 |
|
19 |
粪大肠菌群 |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HJ 347.2-2018 |
电热恒温培养箱 高压灭菌锅 |
10℃以下 保存6小时 |
|
20 |
沙门氏菌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附录B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GB18466-2005 |
生化培养箱 生物安全柜 |
6~8小时 |
|
21 |
|
志贺氏菌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附录C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志贺氏菌的检验方法)GB18466-2005 |
生化培养箱 生物安全柜 |
6~8小时 |
3、废水污染物监测结果评价标准
表8废水污染物排放评价标准
类别 |
序号 |
监测项目 |
执行标准限值 |
单位 |
执行标准 |
医疗废水
|
1 |
PH |
6~9 |
/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2 |
总余氯 |
2-8 |
mg/L |
||
3 |
悬浮物 |
60 |
mg/L |
||
4 |
COD |
250 |
mg/L |
||
5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0 |
mg/L |
||
6 |
动植物油 |
20 |
mg/L |
||
7 |
石油类 |
20 |
mg/L |
||
8 |
氨氮 |
45 |
mg/L |
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
|
9 |
色度 |
64 |
/ |
||
10 |
总氰化物 |
0.5 |
mg/L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
11 |
挥发酚 |
1.0 |
mg/L |
||
1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10 |
mg/L |
||
13 |
总汞 |
0.05 |
mg/L |
||
14 |
总镉 |
0.1 |
mg/L |
||
15 |
总铬 |
1.5 |
mg/L |
||
16 |
六价铬 |
0.5 |
mg/L |
||
17 |
总砷 |
0.5 |
mg/L |
||
18 |
总铅 |
1.0 |
mg/L |
||
19 |
粪大肠菌群 |
5000 |
MPN/L |
||
20 |
肠道致病菌 |
不得检出 |
/ |
(四)、厂界噪声监测方案
公司主要噪声源见下表:
序号 |
主要声源 |
设备 |
1 |
污水站水泵 |
主设备 |
2 |
空调外机 |
辅助设备 |
3 |
医疗设备 |
1、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表9 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序号 |
监测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频次 |
监测方式 |
厂界噪声 |
LeqA |
厂东界外1 米 |
1 次/季, 昼、夜各一次 |
手工监测 |
LeqA |
厂南界外1 米 |
1 次/季, 昼、夜各一次 |
手工监测 |
|
LeqA |
厂西界外1 米 |
1 次/季, 昼、夜各一次 |
手工监测 |
|
LeqA |
厂北界外1 米 |
1 次/季, 昼、夜各一次 |
手工监测 |
2、厂界噪声监测方法
表10 厂界噪声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
监测方法 |
备注 |
厂界噪声LeqA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厂界噪声分白天(6:00~ 22:00)、昼夜(22:00~ 06:00)各测一次 |
3、厂界噪声评价标准
厂界东、南、西、北侧噪声执行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 50dB(A)。
表11 厂界噪声执行标准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执行标准限值 |
执行标准 |
厂东界外1 米 |
LeqA |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 |
厂南界外1 米 |
LeqA |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
|
厂西界外1 米 |
LeqA |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
|
厂北界外1 米 |
LeqA |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
2、监测点位示意图
本企业自行监测采用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企业自行监测点位见附图。
附图:监测点位示意图
3、质量控制措施
公司自行监测遵守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方法。国家环境检测技术规范和方法中未作规定的,可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人员持证上岗
污水处理运营人员,经过相关岗位的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证,运维人员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
2、监测技术规范性
废气、废水监测平台、监测断面设置均符合《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测》HJ/T55-2000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采样要求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标准执行,监测技术方法选择首先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在没有国标方法时,采用行业标准方法或国家环保部推荐方法。
3、仪器要求
仪器设备档案齐全,且所有监测仪器、量具均经过质检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或校准后使用。
4、记录要求
手工监测记录必须提供原始采样记录,采样记录的内容须准确完整,至少2 人共同采样和签字,不得随意涂改;采样必须按照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测》HJ/T55-2000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中的要求进行;样品交接记录内容需完整、规范。
5、环境管理体系
21点游戏规则 由总务科负责环保技术监督工作,污水站运营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环境工程公司负责对21点游戏规则 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的管理。总务科负责21点游戏规则 环保管理工作,建立环保指标体系,对外包公司环保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确保环保体系运行正常。
6、实验过程中质量控制
A、空白实验:分析过程中每个检测项目每批次必须进行空白实验,具体数量依据标准而定,但不能少于1个,排除检测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B、平行样:分析过程中每个检测项目每批次最少应做10%的平行样(只入不舍),其他以检测标准为主,保证检测数据精密度。
C、质控样和加标实验:分析过程中每个检测项目每批次必须跟随具有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质控样;如无质控样,应做空白加标或样品加标,并在相关检测项目加标实验质控图中记录;质控样品和加标实验数量应以检测标准为主,但不能少于两个,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度。
D、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线性和校准具体要求应以检测标准为主,如检测标准无要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99,校准频率应每分析10%样品(只入不舍),做一次标准曲线中间校准,偏离不能大于10%。
E、样品复测:每两个工作日过后,第三个工作日应对还处于保存期内的检测项目,进行复测,复测数量应为前两个工作日检测项目总量的5%。
7、采样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验采样过程质量,是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水样受到污染或发生变质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① 现场空白
A、现场空白是指在采样现场以纯水或者吸收液或者吸收管作样品,按照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与样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送交实验室分析。
B、通过将现场空白与实验室内空白测定结果相对照,掌握采样过程中操作步骤和环境条件对样品质量影响的状况。
C、现场空白所用的纯水要用洁净的专用容器,由采样人员带到采样现场,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沾污。
② 运输空白
A、运输空白是以纯水作样品,从实验室到采样现场又返回实验室。运输空白可用来测定样品运输、现场处理和贮存期间或由容器带来的可能沾污。
B、每批样品至少有一个运输空白。
③ 现场平行样
A、现场平行样是指在同等采样条件下,采集平行双样密码送实验室分析,测定结果可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当实验室精密度受控时,主要反映采样过程的精密度变化状况。
B、现场平行样要注意控制采样操作和条件的一致。对水质中非均相物质或分布不均匀的污染物,在样品灌装时摇动采样器,使样品保持均匀。
C、现场平行样占样品总量的10%以上,一般每批样品至少采集两组平行样。
④ 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
A、现场加标样是取一组现场平行样,将实验室配置的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等量加入到其中一份已知体积的水样中,另一份不加标样,然后按样品要求进行处理,送实验室分析。将测定结果与实验室加标样对比,掌握测定对象在采样、运输过程中的准确度变化情况。现场加标除加标在采样现场进行外,其他要求应与实验室加标样相一致。现场使用的标准溶液与实验室使用的为同一标准溶液。
B、现场质控样是指将标准样与样品基体组分接近的标准控制样带到采样现场,按样品要求处理后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C、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的数量,一般控制在样品总量的10%左右,每批样品不少于2个。
⑤ 噪声监测的质量控制
A、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
B、测量仪器和校准仪器应定期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一、信息记录和报告
(一) 信息记录
1、监测和运维记录
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记录均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执行。自动监测记录污水站流量;手工监测记录由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提供盖章件的检测结果。自动监测结果的电子版和手工监测结果纸质版环境管理台账均保存三年。
2、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记录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信息应按照设施类别分别记录设施的相关运行参数和维护记录。
2-1 污染治理设施包括特殊医疗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及综合污水处理站的预处理设施、二级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设施和消毒设施。分别记录每日进水水量、出水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药剂名称及使用量等;
2-2污染治理设施运维记录,包括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故障原因、维护过程、检查人、检查日期及班次,治理设施运行信息应按照设施类别分别记录设施的相关运行参数和维护记录。
(二) 信息报告
每年年底编写第二年的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方案包含以下内容:
1、监测方案的调整变化情况及变更原因;
2、21点游戏规则 及各主要生产设施(至少涵盖废水主要污染源相关生产设施)全年运行天数,各监测点、各监测指标全年监测次数、超标情况、浓度分布情况;
3、自行监测开展的其他情况说明;
4、实现达标排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三) 应急报告
1、当监测结果出现超标,我院对超标的项目增加监测频次,并检查超标原因。
2、若短期内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21点游戏规则 应向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局新城分局提交事故分析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减轻或防止污染的措施,以及今后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二、自行监测信息公布
(一)公布方式
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分别在陕西省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网址://113.140.66.227:9777/envinfo_ps/main/index)和21点游戏规则 网站(网址://www.njcrtp.com:8000/)进行信息公开。
(二) 公布内容
1、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2、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3、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5、21点游戏规则 自行监测方案;
6、未开展自行监测的原因;
7、自行监测年度报告;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三) 公布时限
1、21点游戏规则 基础信息随监测数据一并公布,基础信息、自行监测方案一经审核备案,一年内不得更改;
2、手工监测数据根据监测频次按时;
3、自动监测数据实时公布,废水自动监测设备产生的数据为时均值;
4、每年元月底前公布上年度自行监测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