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骨科的病房里,90岁的陈爷爷常常望着窗外发呆,眼神里藏着说不出的落寞。
他因为摔伤导致髋部骨折,生活无法自理,身边只有一位远房亲戚照顾。老伴已离世多年,唯一的女儿远在国外。每次提起女儿,他总是摆摆手说:“她忙,别打扰她……”爷爷的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那是女儿送给他的,白天通过收音机来转移对女儿的想念与自己的寂寞,可夜深人静时,总能看到他偷偷抹眼泪。
"大夫,我这次是不是挺不过去了?"陈爷爷攥着我的手问道。老人髋部的骨折,在医学上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阳光透过病房的纱帘,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也照亮了床头那张泛黄的全家福。
在一次又一次的促膝长谈后,老人家终于向我敞开心扉:他和老伴年轻时领养了一个女孩,倾尽所有将女儿培养成才。女儿出国深造后便留在了国外,如今因为女儿工作的特殊性,已经多年未能回国。母亲去世时都没能赶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这次受伤,爷爷总念叨:“我怕是熬不过去了,再也见不到她了……"我和老伴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把丫头培养成才。"老人摩挲着照片,突然哽咽,"就是...太久没听见她喊'爸'了..."
工作的忙碌让团聚变得遥不可及。通过爷爷的侄女,我们联系上他女儿时,对方正在开会。当听说父亲的情况,视频那头瞬间泪如雨下。第二天晚上八点,我们特意给老人换上女儿买的衣服,还偷偷帮他整理了稀疏的白发。
"爸!"当这声呼唤从手机里传来时,陈爷爷突然像个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家。他颤抖的手想去触摸屏幕,又在半空停住。泪水顺着他脸上的沟壑蜿蜒而下,在夕阳里闪着细碎的光。
"丫头...爸没事...你忙你的..."老人努力挺直佝偻的背,却止不住声音的颤抖。屏幕那头的女儿早已哭成泪人。
如今,隔三差五的视频已成了病房最温暖的时刻。有时女儿会隔着屏幕"陪"父亲吃饭,有时爷俩就静静看着对方。有次我听见老人小声念叨:"能看到丫头,这次骨折值了..."
在这个特殊的病房里,我们见证着最动人的亲情:它是明明很想念却总说"别回来"的倔强,是把对方看得比命重却永远说"我没事"的温柔。世间最深的爱,往往最沉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份牵挂,不再孤单。或许这就是中国式父爱——笨拙得让人心疼,深沉得让人落泪。
叙事护理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机械地执行流程,而是蹲下来聆听生命的年轮——当我们读懂那些藏在皱纹里的牵挂,听懂欲言又止背后的思念。我们深深体会到:医者仁心,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温暖每一颗孤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