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点游戏规则 里,有一个特殊的科室叫做血液透析室。有着这样一群患者,他们看似平常却又极其特殊,每周进出21点游戏规则 两到三次,满怀着对生命的渴望,同时又处于恐惧和忧虑之中,因为死亡无时无刻不对他们虎视眈眈,他们就是血透患者。而我们,就是每天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血透护士,特殊的科室,特殊的病患群体,给予了我们特殊的使命,那就是让他们的生命能有质量的延续下去!
记得2023年的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如往常一样,7点半钟来到病区正在为新一天的透析治疗做准备,自检、管路安装、预冲,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赶忙跑过去,只见他大口喘着气,被家属用轮椅推着,“医生、护士,快来看看我老伴呀!他心慌、气短,四肢无力不能走路了。”“您先别急,把病人先搀扶到床上”,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用多想我判断他应该是心衰,高钾了,我连忙叫来值班大夫为病人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不出所料,心电图提示高钾,这是一位50多岁的大叔,平时自我管理很差,我就顺口说了句“叔你又吃啥不该吃的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就是这句话点燃他心中的怨气,喘着粗气说道“我就吃了,怎么了?得了这病,想吃不能吃,想喝不能喝,干脆死了算了,一了百了”。病人情绪不好,我也不好再和他说什么了,整个一个早上的治疗,我不停的巡视,时不时的询问他有没有感觉好一些。临下机时,他的状况好多了,我又问了句,“你感觉好一点了吗?张大叔“,“我知道你都是为我好,可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说着说着他还伤心的哭了,此时看着他那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无助的样子,我的心也为之动容了,我知道早上那句话虽说是为他好,却是在他最脆弱,最难受的时候没有给他一丝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换了一种思路和方法,透析病人要每天都控制饮水量、饮食量,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吃,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好坚持,但他们要长年累月的控制,谈何容易。人们总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患者宣教我认为也可以夸出来的。一味的否定会让他的生活失去色彩,我想在他的身上发现闪光点来重新唤醒他自我管理的动力和信心。
这天他又轮到我的机位上,他看见我不好意思的说“哎!我又没有把自己管好,喝多了,你批评吧”。我看了看今天的超滤量是4200ml,我说“比上次还少了300ml,虽然没有达标,但已经有进步了,值得表扬”。此时我看见了他眼中的光和希望,“知道你们的不容易,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努力,每天少喝100ml,做到不难吧”?我鼓励他,“一个月内把超滤量控制在3500ml,你有信心吗?”他回答道,“我加吧油应该可以做到”,平时我经常向他宣教饮食知识,每次宣教控制体重、减少饮水量,他每次都有理由不是朋友请客,就是家里饭太咸,还说喝茶是他唯一仅存的爱好。但是今天是我俩沟通这么久,这是他最爽快的一次。我会在透析时和他聊聊天,聊聊他的孩子和家人,也会问问他最近的睡眠饮食,没有在我班上时也会给他发个微信,问个好。
这段时间他的变化特别大,人也开朗了,也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每次超滤量都在3500ml以内。那天他对我说“其实我可以把自己管好的,你看这不是好了吗,你以前的方法不对,天天在我耳朵旁念叨,我都听烦了。你看我这不是进步了吗,瞧我现在变得多好啊。”张大叔像个小孩子一样委屈的诉苦。“我知道,您这段时间进步很多,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呢。前几天你家人来接你的时候,我还听到她夸你呢,说之前茶杯不离手,现在都学会控水了,让一个人把多年的习惯改掉多不容易,你做到这点就很棒了,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巩固,可不敢半途而废。
他信心满满,“那必须的,你来监督,我有信心,现在国家医保政策这么好,我还想再活30年。其实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们好啊,你看我们这些病人,得了这个病,要是没有你们管,哪有这么好的生活质量,真的谢谢你们,还有我的家人,照顾我也很辛苦。今后我一定控制好我自己”。张大叔此刻情绪已经完全平复下来,开始反思自己,“你们说的对,病在我身上,只有我自己能体会,早控制早舒服”。
看着张大叔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才真正体会到语言沟通的意义。透析患者不同于其他病人,每周三次透析,常年往返21点游戏规则 ,除了身体上受病痛的折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精神会比较敏感、脆弱。在与患者相处的过程中于我们而言也是另外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如何做好温暖的宣教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