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患者术后留置管路种类多,数量多,在患者下床活动时手里提着引流袋,感觉很不不方便,还存在管路滑脱的风险。
本篇故事发生在一位直肠癌手术后的病人张大爷身上,因为家里还有一位老人长期卧床,张大爷在可以下地走路后就没有陪人了,但是身上还有两条腹腔引流管和尿管, 在一个平静的早晨,性格要强的张大爷不肯找护士帮忙,
张大爷左手提着两根引流管,右手提着尿管,小心翼翼的前往洗漱间,在进行刷牙洗脸的时候,张大爷陷入了困境,他只能一只手操作,另一只手需要提着引流袋,这十分的不方便,即使有夹子,也因为引流液过多而失去作用,只能站在原地思考。在病房巡视的石琨护士,及时发现了问题,于是上前询问大爷:“张大爷,有什么我能帮到您的吗?”
张大爷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说“没事没事。”
小石护士看出了倔强的张大爷不想麻烦他,说“我看您是因为管路太多,不方便洗漱是吗?”
张大爷沉默了一下说:“女子,你看这管子能拔不,太麻烦了,我这身边也没人,老伴走的早,儿子工作忙,亲家因病常年卧床,孙子还在高三……带着这些管子活动起来实在不方便。”
小石护士认可的点点头,耐心地对张大爷说:“管子目前还不能拔,您有不方便的地方,让我来帮您吧,以后您有什么事,都可以跟我们说,我们都会帮您的。”说完便扶着张大爷回了病房,帮他打好了水。张大爷眼眶一红:“太感谢你了,没有你,我都不知道咋办。”
护士说:“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关于管路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一下,想个办法给您把这难题解决。”
这次的事件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杨静护士长当天展开讨论会,探讨改善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有些病人和张大爷的情况相似,管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这就使得他们不愿意下床活动,影响身体恢复情况。最后,我们选择使用小挎包的方式来解决。隔天在供应室孟艳婷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下用蓝色的布料制成“爱心小布袋”,可以当做挎包背在肩上,长度可以调整,患者在活动时只需要将引流袋放入布袋中,调整好高度,就可以轻装上阵了,而且由于布袋的原因,不仅活动时更加方便了,而且导管脱落的风险极大的降低了。心灵手巧的护士们在“爱心小布袋“上写一些祝福语,张大爷在使用后,对小布袋爱不释手,对我们的护理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极力向其他人夸赞我们的护理工作。
在临床科室工作中,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问题,多思考,集思广益,像这样的小发明,以后可能还会有很多。
蓝色是希望的颜色,而这样的小布袋,既方便又美观,在布袋上写下祝福鼓励的话语,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患者心里感到暖暖的,这就是改善护理质量的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