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护理部组织学习的《唤醒护理》这本书,让我在平时繁复工作之余受益匪浅。张中南教授用将近12万的文字将亲身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铺陈开来,帮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懂得为什么,掌握怎么做,并对如何实施优质护理,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在护理工作中我目前尚为新人,对此书所阐述的内容感同身受之余也有许多自己的感悟。正如书上所言,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护理理念,提倡"人本位护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高度关注病人,减少不确定性,最大限定的满足和缓解疾病的治疗过程给病人带来情感、心理、功能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和改变,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减少疾病滞后反应的发生。
在ICU工作了仅仅两年时间,每天有无数次的翻身、无数次的喂饭、无数次的吸痰,经常遇到突发的抢救,有按到崩溃的心肺复苏,有写不完的护理记录,有处理不完的报警音……在这里见过身患重疾的病人为了家人苦苦支撑的勇敢和坚强,也见过病人家属守在ICU门口的祈祷、无助和眼泪;见过病人离开后家属的绝望和悲痛,也见过患者转危为安后的阖家团圆和感激涕零。记得科室有位老爷爷说他这一生曾坐过监狱,但是那个地方都没有重症监护室难熬;还记得一位严重呼吸困难的老奶奶拉着我的手用微弱的声音一遍遍说着“救救我”。 那一刻,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是患者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帮助他们同死神较量的唯一的战友。每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强忍着痛写下对我们工作肯定的文字,收到一面面来自患者及家属感谢的锦旗,让我更加坚定自己选择做一名护士的使命和初心,也更加明白了医学存在的意义——让生命有希望、有质量的活着,有尊严的离去。
进入ICU,患者远离了家人及熟悉的环境,面对陌生环境和病痛的折磨时,我们便是能够给予患者希望的天使,我们的一言一行能够打消他们内心的退缩与怀疑,成为照亮他们回家之路的阳光!《唤醒护理》让我对护理专业内涵与功能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专业化、人文化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有发自内心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一腔热忱。尽管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千头万绪,除了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外,我们还要时刻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为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照顾,破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唤起他们生的希望。作为ICU新人,我要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加强学习,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善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把“人本位”医疗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去。
钟南山院士曾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与热忱去对待"。成为一名护士或许是我年少时的一腔热情,也或许是看见"白衣执甲,向险而行"的奉献与感动。虽然医护这条路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注定是不轻松的,但能在日常工作中,点燃患者生的希望,帮助他们战胜疾病,或在患者生命完结的一刻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去,这些便也不负医学道路上我曾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患者与家属托付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求生的希望,还有最基本的人权和生命尊严。ICU的每位护理人员都坚信,每一个生命都如此重要,值得我们托付所有,在挽救生命的征程中,我们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