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有句名言:“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读完《唤醒护理》,我想起她的话,同时联想到入学时庄严宣读的医学生誓言,那些话语无一不是医者初心的实际要求。是什么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将这些该有的热情、细致、耐心都消磨的所剩无几?
诚然有制度、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书中已系统到位的进行了分析,相信在医学行业的不断进步中,在医改大环境的促进下,书中提到的相关原因都会解决或改善,而我们自己作为护理的主角,又需要做哪些来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感受、为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呢?
毋庸置疑,排第一位的一定是对工作热情的培养。大家可能会认为没有热情、不喜欢无法培养,我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毕竟我们多数人可能一生都会从事此行业,若一直不甚欢喜,岂不是降低了人生的价值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精通想必会是培养热情的好方法,一个将理论烂熟于胸的人,工作中必定关注到患者的方方面面,处理遇到的问题也会游刃有余,工作中的顺利感,必会让其不觉得这工作是份苦差事。而且一个多看书、多学习的人,潜意识里会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工作逻辑和理论,虽然在工作中不必有所体现,但是病人一定会感受到他/她的专业性,并给予尊重,试问若患者敬重护士如尊重医生一般,我们能不喜欢这个工作并对其产生热情吗?
其次,还是要提到服务意识。医者要“身心兼治”,护理则要求“身心俱护”。我们自己从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若是心情好时,饭都能多吃一些,况且对一个生病的人来说,社会功能受到重要影响,本身心情并不愉悦,如果我们再用冷冰冰的面孔和语气施用于护理过程中,势必会使其更加烦闷,纠纷随之而来。俗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况且和煦的话语、温柔的表情对我们来说并无更多损失。除外态度,服务的另一层即为帮助,帮助打水、帮助买饭、帮其擦洗,仅是提供一些简单的方便,对于身处陌生环境的患者就是一份别样的温暖。
综上所述,我们只需要做到一句话“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当然,做起来并不简单,但是经过潜移默化的修炼,是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个人修养,并完美完成本职工作的。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相信经过我们观念的变革,实践的转化,一定可以出现最终书中提到的画面:患者多数在出院时感觉在我们这里住院好得快、不出事、痛苦少、被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