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共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人性化服务的倡导早已深入人心。人文关怀已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社会各行各业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思想。今年八月在院护理部的推荐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张中南教授撰写的《唤醒护理》,理解“人本位整体护理”能显著改善护患关系,明白了作为护理人员身上的使命和责任感,在临床工作这么多年深有感触和体会,觉得作为一个“老护士”仍有许多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我们早就挂在嘴边的,但我们真正做到这点了吗?我们传统的护理工作局限于治疗处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针,发药,铺床,简单的执行医嘱。生后护理大多是家属和护工去做,而做生活护理也是病情观察的时机,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病人就没事儿,殊不知等到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再去干预。往往为时已晚,印象深刻的是张中兰教授在文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位护士去扎针,她打完针把病房其他病人都问候了一下,正是她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及时发现有位病人病情发生了变化,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这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张中南教授给我们提出了护理工作七项内容是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监护观察,功能训练,专业服务,构建了全新的护理流程。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评估报告、计划、实施。在生活护理上我们存在很多误区,认为生活护理就是给病人洗头,洗脚,喂饭,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可以在生活护理中及时动态的了解病人自理能力,进行专业系统的评估,教育指导,鼓励患者做能所力及的事,从而达到真正的痊愈。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是评估,包括四个步骤,了解,比较,假设,判断。通过四看三问,先了解解病情。收集到的资料和正常值以及病人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提出假设,再通过排序和排除进行判断。再向医生报告,而临床中我们护士大多都是病人说什么就报告什么,病人说心里难受就报告医生说心里难受,从来不考虑一下病人为什么头痛,为什么心里难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观察能力没有自己的评估和判断,导致医生对护士不满,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也很难提高。护理计划制定应是是全面个性化动态的,而护理计划包括护士工作的各项内容及治疗处置,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教育指导,功能训练以及病情了解。个体化护理方案不同病人不同方案护理实施过程中需要边做边看,及时观察病人,进行评估判断,在报告医生后对比自己的不足,如此循环反复,形成一个完整的护理循环流程,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我们常常抱怨、治疗、处置占用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心理护理、教育指导、生活护理。其实这些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在治疗处置中,我们和患者每一次沟通都可以起到教育指导作用。每次进病房,温馨的微笑,亲切的问候,操作时的轻柔,都有心理护理的功效。看似平常的拉家常也可以了解病情,关键看是否是个有心人,能否把握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的有效时机。
张中南教授还提到,早期康复时机,这个我们科包括我自己,我觉得是做的不错的,非常认同张教授的观点,早期床旁康复指导介入,对病人受益,对家庭减轻负担,提高护患满意度,对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在康复指导中过程中再多注意和患者的互动,把握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就更完美了!
最后,我特别喜欢书序中提到的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烂漫,使穿梭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也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们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能够守护生命,关爱生命,帮助患者点燃希望,战胜疾病,在平凡工作中更显不凡!做一位有心、有温度的护理工作者,是我终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