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多年,在忙碌的工作中,经常会扪心自问,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条条框框越来越多。要想改善达到理想化程度或许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如此现状下,我想我们自己还是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经21点游戏规则 护理部推荐,有幸拜读了张中南教授所著《唤醒护理》一书,每日下午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由责护组长大声朗读文章内容,方便大家在一起聆听。大家对每一章节的内容有所感悟或疑问时会发生激烈的讨论,护士长带领大家答疑解惑、学以致用。读后让我们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唤醒护理》这本书主要给了我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热爱护理工作,用心去面对护理工作
作为一名称职的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心与体贴都体现在细微的动作中,我们常常抱怨每天忙于治疗处置,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其实护理体现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中,每一次的治疗中,比如早上晨间护理时关心病人睡得好不好,习惯不习惯21点游戏规则 的环境,及时与医生沟通,给病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再比如病人疼痛发作时轻声安慰,触摸病人的额头、抚摸抚摸病人的手,倾听病人的诉说,巡视病房的时候帮病人掖一下被角、倒杯热水等,这些看似平淡不常的小动作都能拉进与病人的关系,都可以温暖患者的心。我们和患者的每一次沟通都可以起到教育指导的作用,而看似平常的聊家常也可以拉近医患关系,也是了解病情心理的有效时机。
二、回归护理本质,人本位整体护理
从我接触护理那时就开始实行整体护理,之前我所理解的整体护理就是套用护理程序的框架,执行起来总有些生搬硬套的感觉。书中的人本位整体护理着重强调了人的个性和社会属性,要求护士关注病人的病情反应和变化趋势,并在诊治伤病的同时,满足病人在康复、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要求。书中用了很多真实案例:护士给病人做护理及时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防患于未然,早期发现了一些并发症和治疗中的副作用,及时防范了重大医疗风险事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等等。就像书中张中南先生形象地形容:护士就像战斗中的侦察兵,在全面连续观察病情的职责上与医生间断性的诊断治疗职责形成互补。原来“误差、心理反应和社会影响”这些值的观察也是我们护士的本职工作。对病人病情观察不仅仅看反应是否在正常值范围,还要关注评估病情变化趋势。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体现在把病人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比如我们巡视病房时病人诉说头疼,我们就应该把能够引起她头疼的可能的原因一一罗列出来,综合分析:①某种药物引起的;②疾病发生了变化;③精神心理因素;④社会支持,将这些所有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病因,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三、学会相互尊重,学会换位思考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为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换液体的时候,闻到有异味,发现老太太尿床了,老人家满脸通红,很窘迫,在我提出为她更换床单、衣服的时候,老人大声制止了我。我当时愣住了,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满脸委屈的回到护办,平复自己的情绪后我给老人的家属拨通了电话,在了解到老人的脾气性格和平时的生活习惯,我才明白原来是我忽略了老人的心理,老人尽管已经80多岁了,她也需要自尊,虽然病房没有男性病人,但是老人想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尿失禁本来就已经让她很尴尬了,还要别人帮她收拾,这让一辈子都好强的老人很难接受,了解清楚情况后我再次回到病房,拉上隔帘,耐心和老人沟通,最后老人欣然接受了我给她换干净的衣裤,当我离开病房的时候,老人充满感激地笑着对我说:谢谢你!尊重是相互的,每一位患者心理都是脆弱的,这都需要我们去关怀。只有我们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病人才能更能乐于接受,才能更好的体现护理价值。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征长途,点缀的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段话是对护理工作最好的诠释!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病痛者减轻痛苦,点燃生命的希望,让生命在最后的完结时刻,能够有尊严安详地离去,我感到所从事的护理事业的伟大和崇高,也明白了护理事业的真正本质,那就是维护生命尊严,守护生命,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