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在临床上工作的时间的增加 ,自己感觉现在干的这份工作和当初想象的遥不可及。每天不断的重复着打针、发药、基础护理、记录等。有时不禁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难道这就是我当初向往的白衣天使?送走一批又一批又迎接新的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周而复始,从不想自己该怎么做,只是按部就班的重复着自己被要求应该怎么做的工作。
《唤醒护理》这本书中作者张中南老师运用大量实际意义的案例教学,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更多的护理工作者实施优质护理。书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术后的患者由家属在病床旁守护,当老师查房时,家属说患者睡着了,老师查房才发现患者其实不是睡着了,而是出现了昏迷现象,幸亏及时发现,经过抢救,患者才能转危为安,观察是临床护理的窗口,观察是医学思维的窗口,没有它,智慧的太阳就不会照进护士的心灵,护士是医生的眼睛,安全的守护神,如果我们的护士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在病情变化的早期及时进行处理,也不会发生严重后果。"独木难成林",在医学这条广阔的道路上,医生与护士是并肩前行的战友,是亲密无间的伙伴,是默契满分的搭档,都是缺一不可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
张老师还讲到术后需要禁食的患者,我们的护士不去评估患者的肠蠕动,而统一按照6小时来禁食,读到这里我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愧疚的,因为他的确指出了我工作中的问题:死板,没有个性化的护理,没有评估患者的肠蠕动。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其实术后有一部分患者术后1-2h后胃肠蠕动即已恢复,已有肠鸣音,而在工作中我只是死板的告诉患者,时间还没到,再坚持坚持,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关注患者实际的病情,根据情况动态评估,而不是一味运用死板,教条的知识来要求自己。护理工作是以人为本的工作,而不是以疾病为本,若以疾病为本,我们可以按照6小时来要求所有患者,但我们是“以人为本”的工作,人是不同的个体存在,有着不同的体质,那就不会都需要禁食同样的时间,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灵活对待,更应该勇于打破陈规,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及理念。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士长常常说: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护理,那你就为患者提供什么样的护理,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我来成为"你",于是更懂"你",让我们的工作从现在开始变得更贴心,我们自己变得更优秀。
医学知识的学习永无止境,点滴的积累也会成就汪洋大海,我会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前路,不断吸收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武器,守护患者的健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过往的喜怒哀乐,都将刻印在时间的标尺,装进前行的行囊,去迎接下一段艰辛的跋涉。我将以理论知识为船,用实践技能作帆,扬帆起航,乘风而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职业生涯的北极星,都能不遗余力的奔走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