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元宵作为节日的主角,承载着团圆的美好寓意。它那软糯的外皮、香甜的馅料,总是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在尽情享受这份美味时,我们可不能忽视其中隐藏的健康风险。今天,21点玩法研究所 消化病院庄坤主任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讲元宵食用的那些事儿。
元宵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这种食材有着独特的消化特点。糯米中的淀粉多为支链淀粉,结构紧密。制作元宵时,经过反复揉制、挤压,它的质地变得更加紧实。这就导致元宵进入人体后,消化难度大大增加。在胃里,元宵需要更长时间来分解和消化,还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给肠胃带来不小的压力。
空腹禁食:早晨起床后,肠胃功能还比较弱,胃酸分泌也相对较多。这时如果空腹吃元宵,那高糖高油又黏腻的元宵,很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甚至让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加剧,影响一整天的状态。建议大家在饭后 1 - 2 小时食用元宵,吃完后也别马上坐着或躺着,稍微散散步,能帮助肠胃更好地消化。
老人慢食:老年人的肠胃功能大不如前,消化酶和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也变得迟缓。而且,很多老人牙齿不太好,吞咽反射也比较迟钝。吃元宵时如果不细嚼慢咽,很容易被噎住,造成呼吸道堵塞,危及生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提醒他们慢慢吃。
合理搭配:吃元宵时,可以搭配一些清爽解腻的食物,比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或者玉米、燕麦等杂粮。这些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吃完元宵后,再喝上一杯陈皮茶、白萝卜汤,既能解腻,又能促进消化。要是不小心吃多了,下一顿就少吃点,给肠胃留足休息的时间。
选对时间:元宵当作下午茶或晚餐后的小点心是比较合适的,不要在正餐时大量食用。普通大小的元宵,一次吃 4 - 6 个就可以了,个头小的也别超过 8 个。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选择低糖、无糖的元宵,食用量也要减半,并且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健康烹饪:在烹饪元宵时,水煮和清蒸是最健康的方式。油炸元宵虽然口感更酥脆,但热量和油脂含量飙升,会让元宵变得更难消化。如果煮元宵时要加冰糖、酒酿,最好选择无馅元宵,以免糖分过高。
控制食量:元宵个头不大,可热量可不低。一次性吃太多,肠胃和肝脏都要超负荷工作,还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糖尿病患者吃了高糖元宵,血糖会迅速上升,加重病情;血脂高的人吃多了,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已经受损,元宵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导致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胃出血、胃穿孔。
急性胃肠炎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胃肠炎患者,肠胃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消化功能很差。此时吃元宵,只会让肠胃负担更重,加重呕吐、腹泻等症状。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元宵温度过高或质地黏腻,都可能划破曲张的静脉,引发大出血。而且元宵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蠕动,进一步加大出血风险。
肠道肿瘤患者:尤其是肠道肿瘤晚期患者,肠道已经变得狭窄,元宵很容易在肠道内堵塞,加重腹痛、腹胀,甚至导致肠梗阻。
胃肠功能较弱者:本身肠胃消化功能就不好的人,吃元宵后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胀、腹泻等症状。长期大量食用,还会损伤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元宵节吃元宵,是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也是对亲情的珍视。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些食用注意事项。21点玩法研究所 庄坤主任带领的消化病院团队常年承担着西安及周边地区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工作,在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生团队提示您只有合理饮食,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在食用元宵后出现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为你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