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患者浑身插满管子,虽然勉强生存了下来,但是生活质量却很低。
近年来,神经外科更加注重多学科多模式诊疗,一直致力于危重症患者ERAS即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理念的推广应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秉承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善于术后的指导原则,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及专业化的治疗方式及超早期康复介入。通过从脑到脚的全方位整体康复护理,做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恢复各器官功能,促进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由“救命”为主转为“让患者活得更好”,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实现ERAS理念。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进行哪些训练吧!
早期唤醒大脑
我们每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通过录音笔的形式向患者反复播放至亲留言,达到人文促醒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物理治疗仪器-经颅磁刺激(TMS)和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有效地调节患者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优化神经传导,从而为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有力支持,达到早期唤醒大脑的目的。
早期肺康复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由于手术、长期卧床以及疾病等特点,常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导致预后不佳。我们通过体位管理,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人工气道的管理,同时运用多频振动排痰仪有效将痰液排出,在此基础上辅以床旁移位机,通过系列护理措施对肺部炎症进行预防和治疗,达到早期肺康复的目的。
早期康复运动
通过体位摆放、早期活动、物理治疗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防止由于长期卧床造成的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腱挛缩、关节僵硬等,实现早期康复运动的开始。
体位摆放:神经重症患者进入ICU后,即开始体位改变和良肢位摆放:左右翻身、在生理状态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抬高床头帮助完成体位改变,避免皮肤压力性损伤,改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促进早期肠内营养输送以及气体交换。通过良肢位摆放,预防患者关节脱位、足内翻、足下垂、肌痉挛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同时给予下肢空气压力波治疗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早期活动:患者入住ICU 24-48小时后或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时,便开始对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肢体活动,包括按摩患者肌肉、对腓肠肌挤捏、进行被动关节外展、内收、旋转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对于疾病引起的瘫痪肌肉进行早期的功能再训练,促进关节本体感觉重建,从而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身体平衡能力,为患者早期床边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物理治疗因子:受损组织功能重塑,最佳重塑期在三个月内,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科室成熟开展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系统,激活和修复神经通路,促进恢复截瘫、偏瘫患者早期康复。
早期整体康复:除此之外为了更便捷的使重症患者实现早期的离床抬升,床旁坐立等活动科室引进了移位机,移位机机身牢固,承重大,移位患者时缓起缓落有效的避免移动患者所造成的二次伤害的概率;其次使用坐立吊具,将患者起吊床面,患者从仰躺姿态电动调节成直角坐立,重心从低到高的过渡,不仅达到呼吸训练及预防压疮的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躯干及下肢的负重能力、增强颈、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状态下的控制能力;最后通过移位机升降帮助患者坐立式、平躺式移位轮椅,对接平车。创造了让早期康复不止停留于清楚患者,昏迷患者乃至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也可以实现早期活动的可能。
正如法・蒂索所说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动”起来才能“走”出去,ICU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已深入所有我们ICU医护人员的心,接下来我们将更多地开展早期康复锻炼,为患者早期恢复尽最大努力,打造一个有温度的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