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8日就世界医药卫生发展趋势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和质量安全。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3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广大群众享受到了药价降低的实惠。而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开,一些深层次问题随之显现:如何让百姓从制度中更加受益,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益如何权衡,公立21点游戏规则
的改革怎样兼顾基本药物制度……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实地探访了江西、江苏、辽宁、浙江四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将基层改革者的探索与思考和读者分享。
看病费用少了,报销比例提高了,农民看病自己掏的钱比过去少了。在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地区,农民感受到了这一制度给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患病后的就医需求开始得到释放,过去“小病拖延,大病难治”的无奈境遇得到改善。
■透过数字看实惠
在江西省新余市罗坊镇中心卫生院,罗大爷发现自己使用的开塞露现在变得“很便宜”。“以前2块钱一支,现在才5毛钱。”他说。
开塞露是基本药物品种之一,之所以现在比过去便宜很多,是因为基本药物实行了零差价销售,也就是什么价格进,就什么价格销售给患者。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降低非常明显。”罗坊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建中举例说,像临床用量比较大的头孢呋辛(1.5克)原来是15元,现在是4.6元;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毫升)原来8元一瓶,现在则是3.6元。
作为一名“老病号”,当罗大爷得知这不是卫生院临时降价而是作为一项制度长期执行时,他说:“看来政府要动真格的了。”
罗坊镇中心卫生院是江西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从2009年12月1日实施该制度至今已有5个多月。由于仍处于过渡阶段,现在,该院使用的基本药物有265种,非基本药物115种。但不论是基本药物还是非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
药价的大幅降低,直接减轻了当地患者的看病负担。统计显示,罗坊镇中心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患者住院、门诊的日平均药品费用明显下降:分别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4个月平均106元和36元左右,下降到实施基本药物后4个月平均61元和26元,降低幅度分别达到约42%和28%。
杨建中说,与以前相比,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4个月,该院仅药价降低一项就给当地百姓减少了72万多元的医药负担。
“尽管目前处于试点阶段,但江西省基本药物制度的受益面是基本覆盖全省的。”江西省卫生厅药政处处长贾立明说,目前,江西省全省49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已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今年年底,其余所有乡镇卫生院都将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江西省规定,使用非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要高出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贾立明说,随着药价的降低、报销比例的提高、实施试点范围的扩大, 今后,基本药物制度可以给更多农民带来更大实惠。
■农民就医需求开始释放
药品零差率销售、报销比例提高,直接推动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的增加。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从今年的1月到4月,江西省南昌县蒋巷中心卫生院的门诊量达到6698人次,与2009年同期的5948人次相比,增加了12%以上;住院人数达到532例,与2009年同期的472例比较,增加了近13%。
江苏省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37个县(市、区)有378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了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覆盖城乡人口1809万人。制度实施仅两个月,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9%,门诊次均费用同比降低26%。制度实施地区基本药物销售总金额达9878万元,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5139万元。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早在2006年就开始实行300种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更是在2008年进一步实行了300种基本药物零自付制度。自今年2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随着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今年3月、4月该区住院人数与2009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49%和56%以上。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浙江省卫生厅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该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近3个月来,全省453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达80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近30%。
在这一增长数字中,农村地区增长更为明显。在浙江省遂昌县、温州市瓯海区、湖州市吴兴区、舟山市普陀区,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急诊人次同比增长都超过60%。
“‘一降一升’效果明显。”浙江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蔡新光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看病费用降低,随之而来的是门诊量的上升。
统计数字显示,浙江省首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有30个县(市、区),覆盖人口1600多万。实施近3个月来,该省试点地区总的看病费用平均下降了3%左右,老百姓节省医药费用近1.8亿元。
蔡新光认为,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在这一制度推动下会进一步释放,使疾病能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了由于经济压力而使小病不治延误成大病的现象。
■百姓建议药品种类及时调整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面临新的难题。因为药物目录的改变以及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品种的不同,部分市民可能会感到一些习惯使用的药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不到了。
“现在的基本药物品种,不能满足门诊患者的需要。”在无锡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说,有些慢性病患者,像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长期在社区治疗,但是基本药物目录里没有他们需要的药。“比如糖尿病患者,以前一直都用的是诺何林之类的长效药物,现在目录里只有短效药。”没办法,患者只能去大21点游戏规则
开药。而在鞍山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反映,基本药物目录里儿童使用的药品只有十几种,也不能满足农村患儿的需求。
对此,有专家认为,这是正常情况。从一般情况来看,同一通用名称药品,其药理作用是相同的,基本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药物,已能够满足一般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居民用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无专业医生指导的点名用药,过度追求使用贵重药品,都是不合理用药行为,达不到因病施治和合理施治的效果”。
对于部分市民确因病情需要使用非基本药物或特殊药物的,该专家指出,可通过双向转诊到上级21点游戏规则
就诊获取。他表示,这其实还反映了一个用药习惯的问题,医生应该引导患者,逐渐改变用药习惯。 (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