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呼吸科和麻醉科成功开展了两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术。检查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对检查经过无记忆,亦无不良反应。
2011年5月12日下午2时,首例患者进入呼吸科气管镜检室。患者系女性,35岁,术前诊断右肺中叶不张,拟行支气管镜检查术。麻醉医师静注麻醉药物诱导,2分钟后经口插入喉罩,经特殊连接管道与麻醉机相连,呼吸科医师则经特殊连接管道上的侧孔插入支气管镜进行镜检操作。操作的全程由麻醉医师控制患者通气,并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根据支气管镜操作者的需要随时调整麻醉深度。镜检结束5分钟后患者完全清醒,对检查过程无不适感觉及痛苦记忆,也未出现不良反应。
第二例患者系男性,65岁,术前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右肺),镜检操作者用活检钳从右肺中间干、右肺下叶开口处活检6块组织。7分钟后患者清醒,无任何疼痛及不适感。
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由于进行该项检查时一般都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常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检查中常出现屏气、 呛咳、 窒息感 ,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导致检查被迫中断,有时甚至放弃检查治疗,为此耽误病情等。
传统的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已应用多年,但在检查中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不得不停止检查,进行面罩给氧,延长了检查时间,而且患者容易发生喉痉挛、缺氧、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其应用颇有争议。
为了解除上述支气管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刘志燕副主任查阅有关资料,并经过多方请教,在呼吸科刘安主任及麻醉科崔晓岗主任的指导和协作下将喉罩技术应用于支气管镜检的麻醉。喉罩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无痛技术中呼吸科和麻醉科医师“抢用”患者气道的难题,提高了安全性。患者充分镇静,也不用担心患者缺氧,操作医生可以更加专注、仔细、清楚地观察病灶,从而快捷准确地完成所需操作。
此项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院呼吸科的医疗服务水平。
附: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X线胸片或(和)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清理;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
术前准备:1、测血压、做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或胸部CT检查、血常规、凝血象;2.须填写书面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术前禁食4h,禁饮2h;4.检查过程须有家属陪同。
需要做此项检查的患者可与呼吸科刘志燕、何锴联系。
(呼吸科 刘志燕 供稿)